太陽底下無新事!又有劇組因為改戲風波鬧上熱搜了——
電視劇《上甘嶺》↓

沒錯兒,就是我們教科書曾取材過的那個"上甘嶺"的故事,在電影版上映67年后,首次拍攝同名電視劇哈!

電影《上甘嶺》(1956年上映)對于國人的影響力,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


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傳唱至今。

以電視劇的方式,再次講述這個經典,肯定要有十足的底氣和誠意:既要對歷史背景有足夠的了解,也要在藝術制作層面有很好的把控力。
劇版出品方,是盛名在外的博納影業。
這些年,博納出產過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佳作,比如《長津湖》《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等等↓



雖然主攻的是電影方向,但在制作主旋律影視題材方面也算經驗豐富,拍相關電視劇應該問題不大。
而根據博納相關公告,他們也是拿出了拍超級電影大片的投入到劇版《上甘嶺》的拍攝中。
據悉成本高達2.5億。

主創陣容,令人意外但吸睛十足。
導演找來了劉偉強,業務能力不用多說,早年代表作有《無間道》系列↓


近年轉戰內地發展,和博納合作過多部主旋律作品,包括《中國機長》《中國醫生》。
而《上甘嶺》是他第一次執導長篇劇集,值得期待一下。

主要演員part↓

黃軒、王雷、袁文康是主旋律作品里的老面孔了,都是很有實力的演員。
王雷,演的幾乎大都是上星正劇↓

去年11月,還憑借在電視劇《功勛》中的精彩表演,拿下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黃軒,是很多大導演拍主旋律題材時的首選男"繆斯",演技過關,長相氣質得天獨厚,很能打動人。

袁文康,此前也拍過不少軍人戲,包括《集結號》《喋血孤城》等,發揮很穩的男演員。

而劉浩存和彭于晏的加入,應該就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不難看出,劇版《上甘嶺》算是把野心寫在了臉上。
據于冬透露,《上甘嶺》會是一部強劇情、快節奏的戰爭大戲,并且有望在年內播出。
一直以來,主旋律影視劇似乎不是市場所青睞偏愛的類型,或者說受眾更偏高齡一點。但近幾年,通過名導+大制作+大咖and偶像演員這種模式,終于把路給徹底打通,吸引了全年齡段觀眾。
主旋律電視劇,似乎還在老路上徘徊。而博納,幾乎就是把該題材的電影模式直接嫁接到電視劇上,還真挺讓人期待的了!

不過這出戲拍得會不會精彩咱不知道,戲外的戲倒是十分有看頭哇!
據悉,上個月就有消息稱《上甘嶺》開拍了,劉浩存已經進組↓

原本以為會平穩的拍完直到上線,沒想到這兩天平地一聲雷:劇組捅出大「窟窿」啦!
又是改戲又是吵架又是排擠同行,還有主演和導演氣到半路出走???

昨晚,八卦博主提前預告稱某大導演劇組兩個主演吵起來了,一個戲霸,一個直接罷演↓

今天,另一個博主放料,稱吵架的就是《上甘嶺》主演王雷和黃軒↓

長文要點:
1、王雷和制片人曲吉小江關系要好,不僅拿到了高片酬,還拿到了「改戲權」
2、主演黃軒的戲份遭大規模篡改,本來一番的他,很多戲份被王雷搶奪,氣得暴走罷演
3、王雷和制片人聯合排擠文戲導演閆宇彤,直接架空了他

4、總導演劉偉強雖然看不過去,但也沒有辦法,很憋屈
5、此事驚動了博納老總于冬跑去勸和


有意思的是,黃軒工作室在爆料發酵后,否認了罷演一說(至于被改戲,吵架等傳聞則未提及)↓

其實對于《上甘嶺》劇組鬧不和的爆料,吃瓜人也就看個熱鬧,真真假假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這則爆料的指向性非常明顯,那就是控訴王雷的戲霸體質。

關于這一點,坊間有據可考的就很多了。
有網友稱,此前袁弘和陳曉也曾被他搶戲↓

導演也吐槽過↓

最有意思的是老戲骨陳寶國的一段采訪,他曾說是王雷帶著自己演戲,話里話外似乎都在暗示對方的戲霸體質。

王雷和陳寶國演過兩部戲,一部是《最后一張簽證》,另一部是《老中醫》。

兩人宣傳《最后一張簽證》時疑似不和,沒有同台。
陳寶國夸獎王雷演技,但話卻說得非常耐人尋味,他稱自己雖然得到的是主角邀約,演的卻是配角的戲↓

不知道老人家這個哽咽是不是也和王雷有關?

被問到與王雷合作的感受,陳寶國似乎不愿回答,只是含糊其辭的表示劇中演員非常不錯↓

對于王雷來說, 陳寶國在業內也算是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老前輩了,如果連他這樣的戲骨,都能被王雷「壓著打」,那其他尤其年輕一輩的演員碰到了他,就真只剩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命吧!

說起王雷,論演技,雖然演的正劇很多,而且多數都是主角,主流獎項拿過,但只能算是有點資歷的合格演員↓

論人氣,也不高。可能除了必要的作品宣傳,很多人還是從他與妻子李小萌的種種秀恩愛新聞里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怎麼說呢,王雷走的就是楊志剛那種路線,靠著上星正劇刷國民度,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靠作品說話的實力派。
可即便如此,如果無論是戲骨前輩還是同輩的高人氣演員,能被他壓戲「打」得無法還手,只能委屈接受他的所謂指導和掠奪,也太夸張了吧!或者說,他哪來底氣這麼囂張啊?
唯一的解釋(猜測),就只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不為人知的強硬背景)了。

當然,關于《上甘嶺》劇組鬧不和以及王雷的戲霸傳聞的種種,都只是爆料和猜測,真相只有當事人清楚。吃瓜人僅吃瓜。

這瓜倒是牽出了一個行業亂象:演員改戲,編劇沒有地位。
疑似因為演員改戲鬧出不和風波的,此前還有個典型:大熱劇《狂飆》。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這部劇大火那會,作為主演之一的張譯幾乎0宣傳的事吧?明明可以趁著這部全民爆款好好圈粉的張譯,社交賬號上幾乎只字不提,屬實令人不解。
當時關于他為何態度如此冷漠的猜測很多,其中有一個就是「改戲」,但最后給別人做了嫁衣↓

有爆料稱這部劇原本找了青年A和中年B,B把自己的原定角色潤色的非常精彩,沒想到A發現他的角色乏善可陳后不演了,隨后B被安排演了A的角色,B則換成了C,B之前的努力都變成了為C做嫁衣,因此心里不滿。
而B不辭演自然有不辭演的理由,至于C為何不演A,是因為C更適合B角色,簡直量身定做。

于是,有人猜測,這篇爆料里的B疑似指代的是張譯,C是張頌文。


但這也僅限于爆料。
有意思的是,因為爆料,張譯後來被扒出不少疑似給同劇組演員改戲鬧僵的種種——


《狂飆》中飾演某女警察的演員也爆料他給另一位女演員加戲改戲,結果導致自己的戲顯得沒有存在感↓

還放話稱跟他合作感覺很好,是一輩子不想見的那種好(言語之間對張譯的改戲行為似乎很不滿)↓


除此之外,最近的熱播古偶《長月燼明》,貌似也遭遇過改戲質疑。
該劇曾因各種絕美路透被劃為預定爆款,上線播出后卻吐槽聲不斷。

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劇本了,追劇人普遍認為該劇人設稀爛,故事沒有邏輯,講得一塌糊涂。


前些日子編劇還被罵上熱搜,其中一位編劇(疑似)表示不服,發文喊冤,言語之間的意思就是造成劇本一團糟的另有其人↓

很多人猜測很可能也是因為非專業人士胡亂加戲改戲導致了如今的尷尬局面↓

不過還是那句話,真相只有當事人知道。
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內娛編劇沒有什麼話語權,張三李四隨便一個咖都可以改他們的劇本,被抄襲了也是維權困難戶……


有時候演員有自己的想法,與導演編劇友好交流意見,改or加點戲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此成就經典場面的大有人在——
比如《無間道2》中廖啟智吹口哨的那場戲,就是演員本人提議加上去的,堪稱神來之筆↓

莊文強說梁朝偉在《無間道》有場戲的劇本原詞是「我臥底十年了。」
結果偉仔入戲后把台詞調整了一下,改成了後來成片的「明明說好了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也很令人驚艷

還有《狂飆》中高能的「警戒線逼退高啟強」畫面,觀眾看后紛紛稱贊精彩。



據張頌文說,這一幕是張譯老師的想法,當時導演也覺得絕了。

......達不到這樣的水準和效果,就乖乖聽專業編劇和導演的話好嗎!!!
演員有自己的想法,對所演作品有理解是好事,但出于私欲,仗著所謂的靠山,毫無邊界地加戲改戲,就顯得吃相太過難看。
于個人,擠壓同行生存空間,自私自利,私德有虧;于行業,就是助紂為虐,破壞生態。

如果演員本身有實力有想法,改戲加戲初心都是為了作品,那還算是劇組不幸中的萬幸了。
要是碰到一群非專業人員甚至絕望的文盲,仗著資本和人氣,對著編劇的劇本指手畫腳改來改去,基本是浪費資源,還給觀眾喂shi。
發展成一股妖風的話,簡直就是行業的滅頂之災。

一個完整的劇本,是一部影視作品的基石。
我們為什麼喜歡看甚至羨慕韓劇,是因為他們絕大多數都能講好故事。韓劇是編劇中心制,編劇決定一部劇的成敗。

希望內娛某些人能明白: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干才是靠譜,才是對作品有愛,對觀眾負責。
